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CTA對疑診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評價
   目的:通過對疑診冠心病患者前后兩次冠狀動脈CTA檢查結(jié)果的對比,分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進展,包括斑塊負荷及管腔狹窄程度的進展情況,并初步探討與之相關(guān)的危險因素。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因疑診冠心病在我院接受前后兩次冠狀動脈CTA檢查的患者,在首次CT檢查前及兩次檢查間接受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nèi)支架置入術(shù)(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

2、植術(shù)(CABG)者除外。按照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制定的標準將冠狀動脈劃分為16個節(jié)段進行分析,斑塊分為鈣化斑塊、非鈣化斑塊和混合斑塊三類,管腔狹窄程度分為無狹窄、非梗阻性狹窄(<50%)和梗阻性狹窄(=50%)三類,通過兩次CT檢查結(jié)果的比較,分析各節(jié)段各類斑塊的進展和狹窄性病變的進展,并分析與斑塊進展有關(guān)的危險因素。
   結(jié)果:共計146例患者納入該研究,70.55%為男性,平均年齡58.95±10.42歲,兩次CT檢查的平均間隔

3、時間為1.5年(6~42月)?;€掃描時冠狀動脈完全正常者共34例(23.29%),隨訪時減少到23例(15.75%),平均每年新發(fā)斑塊的發(fā)生率約為21.57%,其中平均每年非鈣化斑塊新發(fā)率為7.84%,鈣化斑塊新發(fā)率為11.11%。血管水平分析,共有35支(15.7%)血管出現(xiàn)新發(fā)斑塊,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21)。節(jié)段水平分析,有斑塊的冠狀動脈節(jié)段由350個(15.18%)增加到455個(19.73%),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

4、p<0.001),其中混合斑塊節(jié)段由86個(3.73%)增加到136(5.9%),具有顯著性差異(p=0.001)。在隨訪過程中,三支冠狀動脈梗阻性病變均有增加,但僅前降支的增加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節(jié)段水平分析,前降支和右冠狀動脈新增有意義狹窄的節(jié)段分別為25個和19個,較基線水平分別增加40.98%和79.17%,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隨著梗阻性病變的增加,混合斑塊亦顯著增加(p=0.036),而鈣化斑塊和非鈣

5、化斑塊的增加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校正了性別、年齡和掃描間隔時間后,血脂異常增加了斑塊進展的風險(OR值2.249,95%CI:1.066,5.701,p=0.049)。
   結(jié)論:疑診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在不斷進展的,包括冠狀動脈斑塊負荷的增加和梗阻性狹窄病變的增加,其中混合斑塊的增加最為顯著,斑塊進展與梗阻性狹窄的進展顯著相關(guān),高血壓和血脂異常均增加了斑塊進展的風險。
   第二部分疑診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鈣化進展

6、與狹窄進展的評價
   目的:通過前后兩次冠狀動脈CTA檢查,評價臨床疑診冠心病的患者,冠狀動脈鈣化進展情況及其與管腔狹窄程度變化的關(guān)系,并對與鈣化進展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因疑診冠心病在我院接受前后兩次冠狀動脈CTA檢查的患者,在首次CT檢查前及兩次檢查間接受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nèi)支架置入術(shù)(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shù)(CABG)者除外。根據(jù)鈣化積分從無到有或年增長率>

7、15%,將患者分為鈣化進展組和鈣化無進展組。比較兩組患者每年鈣化積分絕對值的變化;按基線鈣化積分水平分為O,1-99,100-399和=400分組,比較不同水平鈣化積分組人數(shù)的變化及各組管腔狹窄程度的變化,管腔狹窄程度分為無狹窄、非梗阻性狹窄(<50%)和梗阻性狹窄(=50%)三類;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與鈣化進展有關(guān)的危險因素。
   結(jié)果:共計146例患者納入該研究,鈣化進展組78例(男性占73.08%),平均年齡59

8、.97±10.06歲,鈣化無進展組68例(男性占67.65%),平均年齡57.78±10.77歲。進展組鈣化積分平均每年增長75.07,無進展組為7.47。共98例患者基線水平有鈣化,其中74例(75.51%)鈣化積分年增長<50,11例(11.22%)鈣化積分年增長>100,而顯著增長>400者僅1例(1.02%)。進展組基線檢查正常者共6例,隨訪時全部出現(xiàn)鈣化,3例出現(xiàn)非梗阻性狹窄,1例出現(xiàn)梗阻性狹窄。41例基線鈣化積分在1-99的

9、患者中有11例(26.83%)隨訪時進展到100-399,非梗阻性狹窄增加1例,梗阻性狹窄增加5例。23例基線鈣化積分在100-399的患者中有6例(26.09%)隨訪時進展到=400,7例非梗阻性狹窄進展為梗阻性狹窄。鈣化積分在400以上的患者共8例,其中3例(37.5%)由非梗阻性狹窄進展為梗阻性狹窄。校正了性別、年齡和兩次掃描間隔時間后,高血壓(OR值6.364,95%CI:2.307,17.552,p<0.001)、吸煙(OR值

10、3.939,95%CI:1.226,12.658,p=0.021)和基線水平有鈣化(OR值22.639,95%CI:6.874,74.555,p<0.001)是與鈣化進展有關(guān)的危險因素。
   結(jié)論:冠狀動脈鈣化呈進行性發(fā)展的趨勢,隨著鈣化的進展,梗阻性病變也呈進行性發(fā)展。鈣化進展組無論在患者水平、血管水平和節(jié)段水平,梗阻性狹窄所占比例均顯著高于鈣化無進展組。高血壓、吸煙和基線水平有鈣化增加了鈣化進展的風險。
   第三

11、部分冠心病危險分層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關(guān)系
   目的:通過比較前后兩次冠狀動脈CTA檢查結(jié)果,評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為低度、中度和高度的患者冠狀動脈粥樣斑塊負荷及狹窄的進展有何不同。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因疑診冠心病在我院接受前后兩次冠狀動脈CTA檢查的患者,在首次CT檢查前及兩次檢查間接受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nèi)支架置入術(shù)(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shù)(CABG)者除外。按照Duke危險評

12、分將其分為冠心病低度可能組(患冠心病的可能性為1%-30%)、中度可能組(患冠心病的可能性為31%-70%)和高度可能組(患冠心病的可能性為71%-99%)。按照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制定的標準將冠狀動脈動脈劃分為16個節(jié)段進行分析,斑塊分為鈣化斑塊、非鈣化斑塊和混合斑塊三類,管腔狹窄程度分為無狹窄、非梗阻性狹窄(<50%)和梗阻性狹窄(=50%)三類,比較三組患者各節(jié)段各類斑塊的進展情況,鈣化積分的進展情況和管腔狹窄的進展情況。
  

13、 結(jié)果:共146例患者納入研究,其中患冠心病的可能為低度危險組47例(32.19%),中度危險組61例(41.78%),高度危險組38例(26.03%)。高危組中86.84%為男性,平均年齡73.17±4.59歲,明顯高于低危和中危組。低危組各類斑塊及斑塊總數(shù)的增長均無顯著意義。中危組有斑塊的節(jié)段總數(shù)較基線水平相比增加了31.6%,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05),其中以混合斑塊的增加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基線水平相比增加了65.8%

14、(p=0.014)。高危組中斑塊總數(shù)較基線水平增加了33.0%,有顯著性差異(p=0.013),但各類斑塊的增加均無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低、中、高危組中鈣化積分每年增長的絕對值分別為22.04±62.97、36.64±69.95和60.56±92.05,高危組增長的幅度均顯著高于低危組(p<0.001)和中危組(p=0.028),而中危組增長幅度顯著高于低危組(p=0.012)?;€掃描時,高危組在患者水平和血管水平,梗阻性狹窄所占比例均

15、最高,但僅中危組梗阻性狹窄的進展無論在患者水平和血管水平都具統(tǒng)計學差異,而高危組梗阻性狹窄的進展無論在患者水平、血管水平都無統(tǒng)計學差異。
   結(jié)論:無論低危、中危還是高危冠心病可能患者,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均呈進行性發(fā)展的趨勢,但低危組進展緩慢,高?;颊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較高,鈣化進展最快。與高危患者相比,中危患者混合斑塊和梗阻性狹窄的進展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第四部分CTA對代謝綜合征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16、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以冠心病和疑診冠心病患者為對象,以冠狀動脈CTA和傳統(tǒng)冠狀動脈造影為手段,分析其中合并代謝綜合征的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負荷和冠心病病變程度的特點,為臨床及預后研究提供影像學支持。
   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因冠心病或疑診冠心病在我院同時行冠狀動脈CTA和侵入性冠狀動脈造影(ICA)檢查的連續(xù)患者,所有患者CTA和ICA檢查的間隔時間不超過3個月,既往接受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shù)(

17、CABG)或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nèi)支架置入術(shù)(PCI)者排除。按照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制定的標準將冠狀動脈動脈劃分為16個節(jié)段進行分析,比較兩組患者鈣化積分的差異;鈣化斑塊、非鈣化斑塊和混合斑塊分布的差異;梗阻性病變的差異;以冠狀動脈造影為參考標準,對CTA的診斷效能進行評價;并對與梗阻性病變有關(guān)的危險因素進行多元回歸分析。
   結(jié)果:共1092例患者在3個月內(nèi)先后行冠狀動脈CTA和ICA檢查,其中96例為CABG術(shù)后,124例為PCI術(shù)

18、后,最終共872例入選本研究,代謝綜合征組377例,非代謝綜合征組495例。代謝綜合征組冠狀動脈鈣化積分平均值為314.01±507.41,顯著高于非代謝綜合征組241.3±442.97,(p=0.001)。代謝綜合征組冠狀動脈無鈣化患者所占比例顯著低于非代謝綜合征組(p<0.001),而鈣化積分=1000的重度鈣化所占比例顯著高于非代謝綜合征組(p=0.034)。代謝綜合征組鈣化斑塊所占比例顯著高于非代謝綜合征組(p=0.008),而

19、非鈣化斑塊和混合斑塊所無顯著差異。在冠狀動脈近段,兩組斑塊總數(shù)和各類斑塊所占比例均無顯著差異,但在左主干、中段和遠段,代謝綜合征組鈣化斑塊所占比例顯著高于非代謝綜合征組。代謝綜合征組單支病變患者所占比例較低,而兩支病變和三支病變所占比例均顯著高于非代謝綜合征組。以50%作為診斷標準,患者水平和血管水平CTA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別為92.15%和83.18%,特異性分別為83.06%和78.57%,以70%作為診斷標準,患者水平和血管水平

20、CTA診斷的敏感性分別為83.86%和74.75%,特異性分別為87.61%和74.65%。校正了年齡和性別后,HDL-C的升高與梗阻性病變呈負相關(guān),脂蛋白a與梗阻性病變呈正相關(guān)。
   結(jié)論:代謝綜合征患者中冠狀動脈重度鈣化者所占比例高,左主干和各支冠狀動脈中、遠段的鈣化斑塊數(shù)顯著增高,鈣化病變更彌漫,且梗阻性病變累及的血管數(shù)更多。CTA對冠心病或疑診冠心病患者診斷的敏感性較高,作為一項無創(chuàng)性的檢查,CTA在冠心病的診斷中發(fā)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